医案一则--胃癌
授课时间 |
2018年06月05日 |
授课地点 |
二楼门诊 |
|||
授课老师 |
卿照前 |
听课人员 |
王双双、夏倩等 |
记录人 |
夏倩 |
|
授课主题 |
医案一则--胃癌 |
|||||
培训内容及评价:患者,女,82岁,胃镜检查考虑胃癌。病理检查提示:中分化腺癌。行胃癌根治术(全胃切除),术后予抗感染、止血、补液等对症支持,未行放化疗。症见: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口干多汗,纳呆便秘。查:舌红苔少,脉细。 【辨证】患者年老体弱,脾胃亏虚,水谷精微无以运化、散布,再加上胃癌手术,严重耗竭人体气血津液,津液气阴亏虚明显,则出现神疲乏力,口干、多汗,纳呆便秘,结合患者舌红,苔少,脉细辨证为胃癌术后气阴亏虚之证。 【治法】益气养阴 【方药】太子参15g 北沙参15g 山药20g 石斛10g 麦芽30g 白术12g 茯苓12g 薏苡仁30g 蒲公英12g 神曲12g 八月札12g 鸡内金10g 甘草10g 配合五倍子粉 3g/d,神阙穴外敷。 服药3剂后口干稍减,汗出减少,余症如前。上方减北沙参、鲜石斛,加黄芪30g、陈皮10g、藤梨根30g,并继续配合五倍子粉外用。继进7剂后,口干多汗明显改善,精神好转,胃纳渐佳,大便通畅,舌质稍变淡,脉如前,面色仍显苍白,上方加大枣30g,续服7剂后再诊,精神明显好转,去蒲公英、黄芪,加鲜石斛15g、葛根15g,守方服用1月。调整治疗1月余,诸症好转。 【按语】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,是世界范围难治性肿瘤之一。该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而出现上腹痛、上腹包块或呕吐、便血等症状,晚期则出现食欲减退、乏力、消瘦、贫血、腹水等 。胃癌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,但术后2年内有50%-60%患者可出现复发转移,胃癌常采用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,总休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。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“胃脘痛”“噎膈”“反胃”“积聚”等范畴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有与饮食不节、情志抑郁不舒等 有关,其病机为肝胃不和、脾胃失调,以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。中医学中多将胃癌辨证分型为肝胃不和、痰湿凝滞、脾气亏虚、瘀毒内阻、胃热伤阴、气血双亏型。 患者年值八旬,先天肾精肾气已亏,加之癌毒久居体内耗气伤阴。治以益气养阴为主,补诊方拟:四君子汤以健后天脾胃之气,运化健,脾气足,则人体一身之气有源;沙参、山药、石斛甘平养肺胃之阴,不腻膈碍胃,又增液可行舟,加以麦芽、薏苡仁、神曲、鸡内金健脾消食。
|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