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部湿疹案
授课时间 |
2018年02月07日 |
授课地点 |
门诊二楼 |
|||
授课老师 |
卿照前 |
听课人员 |
王双双、冯秋等 |
记录人 |
冯秋 |
|
授课主题 |
面部湿疹案 |
|||||
培训内容及评价:徐某,女,51岁。 初诊:两颧部至鼻部面生暗色疹2月,瘙痒,扪之皮肤僵硬,鼻干,大便干,排便不畅,舌质淡红,苔黄腻,脉沉。 柴胡10g 黄芩10g 升麻15g 葛根30g 芦根30g 蝉衣10g 薄荷10g 辛荑花10g 苍耳子1Og 甘草10g x7付 阳明经起于目内眦,下循部外,鼻干、便干,阳明有热也。手足少阳经均至颧部,因此患者病在阳明、少阳经,苔黄腻,为湿热。故患者病机为阳明、少阳湿热壅阻于经络。方以升麻、葛根、芦根清阳明热邪,柴胡、黄芩清少阳热邪,蝉衣、薄荷透邪外出,辛荑、苍耳子辛凉透鼻窍,甘草调和诸药。 二诊:鼻干、便干好转,皮肤瘙痒减,晨起咳嗽有痰。 前方加薏米30g 瓜萎仁15g 晨起咳嗽,为阳明经热循经上犯于肺,蒸津为痰,方加薏米、瓜蒌仁清热化痰。 三诊:晨起咳痰除。仍有颧部至鼻部皮肤瘙痒,扪之皮肤仍有僵硬感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 知母10g 当归10g 生地30g 生石膏30g先煎 苦参10g 苍术10g 白芷10g 蝉衣6g 薄荷10g 牛蒡子10g 通草10g 甘草10g x7付 面部隶属于阳明,先以升麻、葛根清阳明火病症无明显缓解,改方以石膏、知母清热泻火。薄荷、牛蒡子、蝉蜕之辛散透达,疏风散邪,风去则痒止,配伍苍术祛风燥湿,苦参清热燥湿,木通渗利湿热,是为湿邪而设,故以当归、生地养血活血,并寓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之意为佐。甘草清热解毒,和中调药,为佐使。咳痰出,去薏米、瓜萎仁。 四诊:皮肤变好,疹消,痒除。鼻痒。舌质淡红,脉沉细。病愈,未再发。
|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