疑难病辨治思路详解-药源性精神异常
授课时间 |
2018年01月18日 |
授课地点 |
二楼门诊 |
|||
授课老师 |
卿照前 |
听课人员 |
王双双、夏倩等 |
记录人 |
夏倩 |
|
授课主题 |
疑难病辨治思路详解-药源性精神异常 |
|||||
培训内容及评价:吕某,男,54岁。一年前因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,肾病综后征,在湖南某医院予强的松60mg/日治疗3月,病情无明显缓解,来我院就诊,予西医常规治疗,结合肾安汤住院1月,腹水、下肢水肿尽消出院,尿蛋白阴性,肝功能正常出院。 初诊,3月前强的松减至20mg,诉近三个月来,精神抑郁,沉默少语,小便少,已予氯氮平、维思通治疗无明显效果,视其面色黎黑,神情淡漠、不语,反应迟顿,扪之四末凉。舌质淡嫩,边有齿痕,脉滑有力。 桂枝6g 竹茹10g 枳实10g 制附片6g(先煎) 陈皮10g 茯苓30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浙贝母10g 淡竹叶10g 远志6g 炙甘草10g x7付 辨证思路:患者神情淡漠、不语,反应迟顿,诊断为癫病,面色黎黑,扪之四末凉,舌质淡嫩,边有齿痕,提示有肾阳不足,神情淡漠、不语,反应迟顿而脉见滑而有力,当为寒痛、痰蒙蔽心神,故治当温阳化痰,方以附子温肾阳,桂枝通心阳,竹茹、枳实、陈皮、茯苓、郁金、浙贝母涤痰,石菖蒲、远志开心窍醒神,心与小肠相表里,故加淡竹叶配炙甘草利尿泻浊, 复诊:仍沉默不语,不思食,嗜睡,舌质淡嫩,边有齿痕,脉滑有力 桂枝6g 干姜10g 柴胡10g 制附片6g(先煎) 黄芩10 g 白芍10g 石菖蒲10g 远志6g 郁金10g 陈皮10g 党参15g 茯神30g 炙甘草10g x14付 辨证思路:“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”,患者思睡、舌质淡嫩,边有齿痕,为少阴阳气不足。沉默不语,不思食,与少阳病“默默然不欲饮食”相同,且《伤寒论》云小柴胡汤“但见一证便是,不必悉具”,故以四逆汤温不用肾阳,小柴胡汤和解少阳,脉滑有力,为内有痰浊,予菖蒲、远志、郁金、陈皮化痰开窍。 三诊:服上方病情逐步好转,故守方未来就诊,家属诉,患者精神无明显异常,语言增多,可正常与人交流,偶能驾车,饮食二便正常,血压正常,尿蛋白正常,舌淡嫩,苔薄白,脉沉细。UA 603.7mmol/L,GGT 349.6IU/L,尿PRO阴性。 竹茹10g 枳实10g 陈皮10g 制附片6g(先煎) 茯神30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鸡骨草10g 黄芪15g 灵芝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×20付 辨证思路:患者病情基本缓解,温阳化痰有效,且舌淡嫩,苔薄白,脉沉细。阳虚之证明也。故仍以温胆汤加石菖蒲、远志、附片温化痰浊。血GGT 349.6IU/L,肝功能有损,予鸡骨草、黄芪、灵芝、白芍、炙甘草益气柔肝扶正。 四诊:神志正常,疲乏,二便可,面色黑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 黄芪30g 白参5g 鸡骨草15g 当归10g 枸杞子10g 灵芝10g 茯苓15g 白术10g 炙甘草10g x15付 辨证思路:久有肝病,诸证缓解,一直服用阿德福韦酯及中药补肝气、柔肝阴、护肝功。
|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