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证论治方法肺癌
授课时间 |
2017年10月11日 |
授课地点 |
名中医馆会议室 |
|||
授课老师 |
卿照前 |
听课人员 |
王双双、夏倩等 |
记录人 |
夏倩 |
|
授课主题 |
肺癌辨证论治 |
|||||
培训内容及评价:肺癌中医病名属肺积。在中医学文献中,又属于息贲、咳嗽、喘息、胸痛、劳咳、痰饮等病证的范畴。 肺积多由于邪毒犯肺,宣降失司,津液不布,痰瘀互结形成癌肿,癌肿形成耗气伤津,而出现虚实夹杂证。肺积的常见症状为咳嗽、胸痛、咯血、发热等,但是没有特异性。 中医辨证: 1.肺脾气虚型:久嗽痰稀、胸闷气短、腹胀纳呆、浮肿便溏、四肢无力、脉沉细或濡,舌质淡苔薄,边有齿痕。 2.肺阴虚型:咳嗽气短、干咳痰少、食少纳差、神疲乏力、潮热盗汗、口干口渴、舌赤少苔、或舌体瘦小、苔薄。 3.气滞血瘀型:气促胸闷、心胸刺痛或胀痛、心烦口渴、大便秘结、失眠、唇暗、脉弦或涩、舌紫或有瘀血斑、苔薄。 4.痰湿内阻型:症见痰多嗽重、纳呆、便溏虚肿、神疲乏力、胸闷发憋、舌质暗或胖淡、苔白腻、脉细滑或濡而无力或滑数。 5.气阴两虚型:咳嗽痰少、神疲无力、汗出气短、口干烦热、午后潮热、手足心热、有时心悸、纳呆脘胀、尿少便干、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,脉细。 此外,临床上还可见到气虚血瘀、痰瘀互结等证型或上述证型掺杂相见。 辨证治疗 1. 肺脾气虚型 治法:补益肺气为主。 方药:四君子汤合桔梗汤加减。生黄芪30g,党参15g,白术15g,茯苓15g,清半夏9g,陈皮9g,桔梗9g,苇茎12g,生苡仁30g,草河车9g。 2. 肺阴虚型 治法:滋阴润肺。 方药:麦味地黄汤合二母宁嗽丸加减。麦冬9g,生地黄9g,牡丹皮9g,山萸肉9g,五味子6g,盐知母9g,浙贝母9g,全瓜蒌15g,夏枯草9g,白英9g,白花蛇舌草15g。 3. 气滞血瘀型 治法:行气活血,化瘀解毒。 方药:桃红四物合银花甘草汤加减。当归尾6g,赤芍9g,仙鹤草15g,苡仁30g,金银花9g,夏枯草9g,龙葵9g,元胡9g,贝母9g,半枝莲15g,莪术9g。 4. 痰湿内阻型 治法:化痰利湿,散结。 方药: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。陈皮9g,半夏9g,茯苓9g,白术9g,党参15g,生苡仁30g,杏仁9g,瓜蒌15g,黄芩9g,半枝莲15g,白花蛇舌草15g。 5. 气阴两虚型 治法:益气养阴。 方药:沙参麦门冬汤加减。生黄芪30g,沙参12g,麦门冬12g,百合12g,元参9g,鳖甲9g,地骨皮9g,浙贝9g,杏仁9g,半枝莲15g,白花蛇舌草15g。 加减:咳嗽:加杏仁9g、桔梗9g、贝母9g、紫苑9g、甘草6g;咳血:加仙鹤草15g、茜草9g、白茅根12g、大小蓟12g、藕节炭12g; 胸痛,加元胡9g、威灵仙15g、白芍15g、汉防己6g、白屈菜12g;发热:加银柴胡9g、丹皮9g、地骨皮9g、青蒿9g、知母9g。 由于肺癌患者正气内虚,抗癌能力低下,虚损情况突出,因此在治疗中要始终维护正气,保护胃气,把扶正抗癌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,标本兼治。肺癌晚期病人常有肿瘤不同部位的转移,引起不同症状,应注意观察及早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。复方中药如果不知道其配伍组成,最好不要一起服用,有较大剂量人参配伍的复方中药亦不宜同用,不宜喝浓茶、吃萝卜和生芥菜咸菜,偶有口干舌燥的表现,可自行缓解、消失。
|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